http://www.ithome.com.tw/itadm/article.php?c=81487&s=2
摘錄:「簡立峰表示,為何我們常會覺得自己的機會很少,那是因為我們只從美國市場的角度來看,就會覺得臺灣的機會很少。例如現在很多人提到的Big Data趨勢或是資料科學家的職務,這些都是美國的新趨勢和新職位,但臺灣的時候還沒到。因為臺灣和美國的產業結構不一樣,我們得回頭從臺灣自己的產業特性來看臺灣的機會,以及未來的人才需求。 」
的確,簡總經理提的觀念我們這些IT人員也看到了。我國IT產業向來是硬體、韌體強勢,軟體偏弱。資金也較多流向硬體/韌體。是故難有較多Big Data、Cloud應用。我這幾年來存疑的問題,也得到了一些驗證。那就是「成功模式不能一昧地複製」,美國推展Big Data、Cloud Computing,是因為它的背景環境(需求)形成了,才能推動這些策略跟應用。但是我國不盡然,除非這家公司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在做國外軟體應用市場,”資料”夠多且累積了很多”開發經驗”,否則在沒經驗的情況下,投錢進去有蠻高的機率造成虧損。
套一句老話:「(潛在)需求在哪裡,機會就在那裏。」